
- 将帖子标记为未读
- 将此主题添加到书签
- 订阅此主题
- 禁止
- 订阅此主题的 RSS 提要
- 高亮显示此贴
- 打印此贴
- 通过电子邮件将此主题发送给好友
- 标记帖子
已到兵戎相见 SSD靠什么取代传统硬盘
发布时间 2013-05-16 13:52:53
已到兵戎相见 SSD靠什么取代传统硬盘
事物的发展变化,根据时代的不同进行改善、进化从而取代。在存储领域上,自从固态硬盘的出现开始,其取代掉传统机械硬盘的话题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如果你一直在关注这条产品线,对于“取代”的看法,也是从不同角度因人而异的。
国内市场开始接触SSD至今五年的时间里,最大的变化就是用户内心中从认知、认可最后到达主动购买的变化过程,当前的家用电脑环境也因为固态硬盘产品的大批量融入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恰恰在这背后,传统机械硬盘的发展难道也被忽视了么?在两者各以性能和容量为代言词也是争论的焦点。
已到兵戎相见 SSD靠什么取代传统硬盘
SSD为何一定要取代HDD?
这是在很早以前笔者就在文章中一直重申的观点之一,两者间的定位无论是用户的需求还是使用条件限制都在随着越来越成熟的市场而更加明确。正如笔记本电脑的出现,为家用PC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向,而目前超级本以及平板电脑也同样是延伸,但取代两字,或许还有些为时尚早。
在2013年的第一季度,平淡无奇的固态硬盘市场却在磨合着潜在的技术动向,闪存颗粒的顺利过渡,多品牌主控开始平分消费级市场,而传统存储厂商的加入让竞争已经不单单波及这一条产品线上,与传统硬盘的格局对比,SSD在今年才算真正的开打国内江山。
固态硬盘的目的
希捷、AMD等厂商开始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SSD产品,尤其对于希捷而言,对于SSD的引入开发重点在于何处呢?笔者猜想,做为一个已经在国内用户群中成长多年的元老级硬盘厂商,其在SSD行业中一举成名并非难事,SSD行业固然广阔,但国内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服度,也许会从希捷机械硬盘的发展中引导到SSD产品上,此时此刻进入产品线,一举双收。
希捷在5月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代固态硬盘希捷600/600PRO
希捷对固态硬盘市场的介入,从源头就具备优势
固态硬盘正在脱离人们一直以来给予硬盘的角度去审视它,比较它,每次,SSD做为依靠存储容量为基准的产品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但它最终的目的是让用户得到从未有过的优化体验,这必须脱离拿来容量和价格定夺它价值,奔驰Smart没有国产拖拉机拉的人多,但Smart的成功也脱离了人们对于汽车的理解。
固态硬盘仍需改善
SSD目前可以说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但实际上一个产品开始进入消费群体后才算得上谈发展,没有用户使用回馈和市场磨练,也提不上如何去完善产品。固态硬盘针对个人消费者而言仍然存在不小的问题,刨去硬性的价格,性能的瓶颈以及容量成本的不对称都是其未来发展的质疑。
产品线的衍化在当前DIY市场中非常重要
但回头来看,固态硬盘的目的性不单单是PC设备,这种轻量化的存储方式未来可以应用到更多更广的层面上,虽然目前通过笔记本电脑和超级本加速推广已经得到的行业的肯定,在未来的几年,我们的手机、平板电脑可能也会采用闪存机制去提高容量和性能基准。
SSD所谓取代机械硬盘不单单要在时间上,既是在自身的性能优势上仍然需要继续不断的进步才能够保持住两者之间的距离。
对比DIY行业
市场缺少竞争力等于缺少开拓,SSD的行业延续能够为其打开更广的领域,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加大技术开发,最终获得全面的收益。
DIY硬件市场都在进入一个尴尬阶段,固态硬盘能够调动起多大的积极性,依然不好说。但对比机械硬盘,SSD充当着头牌军,它解决了HDD长期无法实现的瓶颈问题,但绝不会取代机械硬盘保持住的位置。
我们回到机械硬盘的问题上来看,SSD之所以一路上顺风顺水,除了其的技术原理优势外,体积也大大限制了目前机械硬盘的流通和保留住原有的用户群体。
而本盘呢?发热高,性能差,稳定性不可保证,如果在PC市场颓势的情况下,依然将重心放在3.5吋硬盘上,必然效果是得其反,2.5吋硬盘必须是目前机械硬盘需要专注开发的产品线。
更薄、更强的混合硬盘到来
第一代混合硬盘的出现,希捷对市场给予了SSD+HDD合二为一的技术方向,在硬盘本体上实现大缓存配合机械硬盘进行工作,从而大幅度提高机械硬盘的效率,可惜第一代产品的市场支撑点太少,在昂过的价格背后,昙花一现。
希捷750GB Momentus XT混合硬盘外观
第三代混合硬盘的出现,希捷将以SSHD的身份让其进入市场,更明确的定位,更细腻的技术把关,当SSHD混合硬盘出现后,可以看到市场内的反响要比第一代理想不少。也许混合硬盘不一定是2.5吋小型机械硬盘的突破口,但其一定会在这个领域重新找回丢失掉的用户群,
笔者也愿意做一次无责任的断言:也许2.5吋硬盘会是未来机械硬盘的核心道路。
希捷最新SSHD 500GB薄盘
我们在回头看一看价格,机械硬盘在2013年价格连续回跌后进入了消费者重新接受的新阶段,更大的容量是目前HDD绝不可以忽视的巨大优势,大数据时代,消费者个人的数据需求与日倍增,单单从这个角度上看,机械硬盘被淘汰的可能性几乎为0,恰恰这种于SSD互补的优缺势也让两者能够并驾齐驱的在市场内游刃有余。
2.5吋硬盘也在向更薄更轻量化发展
不可动摇的市场占有率
SSD用户的大幅度增加也并不意味这传统机械硬盘的市场丢失,依然是那个观点,两者的互补优势让传统用户开始像固态硬盘方向发展,但机械硬盘依然是最基本的选择和必须的选择,这种观念依然保持在国内消费者身上,当然这也证明固态硬盘仍然欠缺很多条件来满足一些的必须的需求,而容量就是最根本的。
前面的内容一定是你没看到过的,这些暗藏在行业中的优势不能不被人所发现,它能够帮助人们的意识转正,不在偏激,从正确的角度去认识了解目前的硬盘格局形势,无论对于选购还是尝新而言都是有很大的帮助。
取代问题其实是一种无责任的畅谈,但回归到实际上,依然需要冷静思考。
看发展
笔者近半年内和大家一起讨论过多篇关于固态硬盘现状的问题,但其中一点值得去声明的是,没有必要盲目的去憧憬一款产品的未来,也没有必要用个人的情绪去抵制某种新生物的出现,发展这两个字,强求不得。
在现有的优势前提下,固态硬盘依然保持着技术进步
看市场
在看看昨日花开今日谢的DIY市场,我们矛盾的情绪中也多少有些惋惜,行业的进步步伐不统一,软件硬件的交叉缓慢前进也在打磨着用户内心中的激情,SSD或许是在一个大噱头,或许还在接受考验,想带起DIY整体的节奏,进步这连个字,强求不得。
看用户
勿要较真固态硬盘价格云云,难道这还是一个不允许高价格的时代么?只不过人们更愿意把钱放到那些看起来更美的产品上,手机、平板和一些新型产品上。
超级本也是高价格,为何没人买单?一部iPhone的价格要比市场中笔记本电脑还要贵,为何如此多的用户来拥护它呢?一个简单的道理已经说明科技进步同时对于消费者观念的影响:不差钱儿时代来了。用户的心态如何靠拢,除了我们不断的普及知识,其他的依然强求不得。
256GB和4TB的硬盘,同样的价格,不同的角度
结束
固态硬盘对比机械硬盘速度快多少的文章大家已经看烦了,笔者希望拿出更多目前固态硬盘的使用价值来和读者朋友们一起了解SSD在当前DIY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到底是小部分的人玩物,还是未来发展的普及必要。
PC市场的萎缩,让存储单一产品线同样面临着缩减的问题,而看待新兴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之间的问题也属于后DIY时代的热点,取代的关键并不是让另外一方消失,而取代更应该促进两者间并驾齐驱,命运撩菜的PC市场中,如果存储产品能够起到更多的良性作用,SSD和机械硬盘谁会弯腰,并不重要。
- 将帖子标记为未读
- 将此主题添加到书签
- 订阅此主题
- 禁止
- 订阅此主题的 RSS 提要
- 高亮显示此贴
- 打印此贴
- 通过电子邮件将此主题发送给好友
- 标记帖子
已到兵戎相见 SSD靠什么取代传统硬盘
发布时间 2013-05-16 21:13:55
如果我的帖子对您有帮助,欢迎您点击我名字下方紫色区域大拇指给我奖励;
如果我的帖子解答了您的问题,欢迎您将我的帖子标记为已解答。
